国务院机构改革﹝1982年﹞›››干部队伍年轻化的起步 !

1981年,国务院工作部门有100个,人员编制近51000人,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峰。臃肿的管理机构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开

1981年,国务院工作部门有100个,人员编制近51000人,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峰。臃肿的管理机构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。

为改变“文化大革命”后党政机构臃肿、职责不清、工作效率低下的状况,精兵简政以适应国家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的需要。1982年,首先从国务院做起,自上而下地展开各级机构改革,这次改革历时三年之久。范围包括各级党政机关,是建国以来规模较大、目的性较强的一次建设和完善各级机关的改革。

【合并】

(1)合并国家经济委员会、国家农业委员会、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、国家能源委员会、建筑材料工业部、国家标准总局、国家计量总局、专利局,成立国家经济委员会

(2)合并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、国家城市建设总局、国家建设工程总局、国家测绘总局,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

(3)合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、对外贸易部、对外经济联络部和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,成立对外经济贸易部

〖合并①〗

(4)合并电力工业部和水利部,成立水利电力部

(5)合并第一机械工业部、农业机械部、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、国家机械设备成套总局,成立机械工业部

(6)合并商业部、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粮食部,成立商业部

(7)合并农业部、农垦部、国家水产总局,成立农牧渔业部

(8)合并第四机械工业部、国家广播电视工业总局、国家电子计算机工业总局,成立电子工业部

〖合并②〗

(9)合并国家劳动总局、国家人事部、国务院科学技术干部局、国家编制委员会,成立劳动人事部

(10)合并文化部、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、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、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、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,成立文化部

〖合并③〗

【撤销】

(1)撤销中央广播事业局;

(2)撤销第六机械工业部。

〖撤销〗

【设立】

(1)在被撤销的中央广播事业局基础上,设立广播电视部

(2)新设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,由国务院总理兼主任。

〖设立〗

【改名】

(1)地质部→地质矿产部;

(2)第二机械工业部→核工业部;

(3)第三机械工业部→航空工业部;

(4)第五机械工业部→兵器工业部;

(5)第七机械工业部→航天工业部。

〖改名〗

『成效』

(1)改革了国务院领导体制。减少了副总理的人数,设置了国务委员,由国务院总理、副总理、国务委员和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会议;

(2)精简了国务院机构。国务院所属部委、直属机构和办公机构裁并调整为61个,经济管理部门由71个减少到41个,编制减为3万多名,精简25%;

(3)建立了干部退休制度。打破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,使一大批老干部退出了一线,按照革命化、年轻化、知识化、专业化的干部“四化”方针,选拔了一大批年轻的领导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。

『突出贡献』

1982年2月,中共中央作出《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》,废除了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,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。

『不足』

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农村,未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,对于行政管理没有提出全面变革的要求,所以政府机构和人员都没有真正精简下来。

TAG:国务院,领导干部,终身制,电力部